您的位置::通盛机械网 >> 消毒箱

辜胜阻城镇化健康发展要防四种偏向0镍管

时间:2022年11月01日

辜胜阻:城镇化健康发展要防四种偏向·

近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可持续和宜居的城市”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应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辜胜阻指出,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在内需与持久的增长动力。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时期,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如果说工业化在某种意义上主要是创造供给,那么城镇化则主要是创造需求。城镇化在扩大内需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城镇化不仅是引发消费需求、带动投资增长、推动经济服务化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培育创业者和新型农民、实现安居乐业市民梦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城镇化每提高1%,可以替代出口10万亿元。按照现有城镇化速度,社会消费的总水平可以从现在的10万亿级上升到20万亿级,年均20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会维持20年。扩大内需要通过城镇化把农民变成市民,通过创业把就业者变成创富者,通过经济服务化培植大量的“白领阶层”,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据预测,未来10年,每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2000多万人,每年需要商品房至少是六亿平方米以上。再加上配套的商业、政府、社会服务的医院、学校。城镇化推动了对基础设施、住宅、耐用消耗品、汽车等的需求,这是中国转型靠内需拉动经济成长的一个根本动力。

辜胜阻表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上,以产业为支撑,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的“四化”协调发展。城镇化一方面要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相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利用信息化的成果。与工业化、与制造业由大向强转变相协调,城镇化要建立在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基础上,防止“产业空心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协调,通过现代化释放更多劳动力;与信息化相协调,在城镇化进程中通过智慧城市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获取城镇化发展红利。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是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据世界银行测算,一座百万人口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实施全方位的智慧化管理,将使城市的发展红利增加3倍。在保障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城镇化过度发展的国际教训。巴西近几十年经济发展迅速,农村人口大批向城市迁移,2000年城市化率已达81.2%。但巴西的城镇化没有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结果造成“空城计”,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贫民窟,没有得到正规就业。这是城镇化的拉美化现象,是城镇化脱离实体经济、没有产业支撑的典型国别案例。

辜胜阻强调,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警惕四种偏向与失衡。

第一,要避免城市政府过度依赖“土地红利”,使过高地价推高房价,城市房地产形成过度泡沫的局面。据财政部统计,2011年地方政府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超过3万亿元,相当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80%以上。城市政府的土地财政推高了房价,加剧了房地产的泡沫化。有研究表明:土地城镇化大大超前于人口城镇化:2000 ~2009 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69.8%,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75.1%,但城镇常住人口仅增加了28.7%。

第二,要避免过度依赖超级城市和特大城市,避免人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造成的“大城市病”。中国城镇化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涌现出一批超级城市和特大城市,“大城市病”开始显现。据调查,中国百万人以上的50座主要城市,居民平均单行上班时间要花近40分钟。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用水紧缺等众多“大城市病”表明城镇化发展过程存在着不可持续的风险。

第三,要避免过度依赖人口异地转移。面大量广的“钟摆式”和“候鸟型”人口流动会造成巨大的社会代价。大量人口的异地转移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问题。有数据显示,在农村人口中,留守儿童有5000多万人,留守老人有4000多万人,留守妇女有4700多万。大量的“三留人口”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与农民工流动相伴生的一个特殊现象,也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社会代价。

第四,要避免过度依赖农民工不彻底转移的“半城镇化”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在超过50%的城镇化率中2亿多农民工实现了职业转换和地域转移,但还没有实现身份转变。改变这种不完全的局面要通过农民工市民化从“二维转换”到“三维转变”:职业转换、地域转移和身份转变,实现农民工在城镇化过程中与市民平权,从“半城镇化”到完全城镇化。

辜胜阻认为,保障中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发展采取以下四条对策:

首先,要深化财税体制的改革,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形成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使房地产“去泡沫化”,让房价回归合理价位。

其次,采取均衡的城市发展模式,一方面要建立一大批中小城市,改变人口过度集中的局面;另一方面要发展城市集群,发挥城市集聚规模效应。对“大城市病”进行标本兼治。

第三,要在推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推进劳动力输出省份的农民工的回归,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减少社会代价。

第四,应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半城镇化”问题,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要加快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改善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条件,降低入学门槛,构建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医疗、住房及社会保障制度。要鼓励农民工用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农民工的市民梦、安居梦、创业梦“三大梦想”。

上一篇:中国经济探底难免 走出要靠市场和民主·下一篇:中国还在为保增长延误经济转型时机·

液氩储罐

大金空调全国服务电话

河北雪花梨厂家

球墨铸铁井盖厂家

微网站建立

友情链接